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目前国内儿科药学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自1995年创刊,2000年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推动我国儿科药学科发展,提高儿科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系统报道儿科药学的进展与动态、理论联系实际,集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注重实用,兼顾提高。主要内容有儿科药理、临床药学、中西医儿科药物治疗、儿科药物研究开发等,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等十多个栏目,以儿科药学、儿科医学以及各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出版部门: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0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56/R

邮发代号: 78-1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儿科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国际刊号:1672-108X
  • 国内刊号:50-115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儿科药学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儿科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为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本文抽查了11980张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简要分析了不合理用药的机理,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合理用药的建议.......

    作者:吴学新;王晓燕;郭辉 刊期: 2001- 01

  • 计算机在药库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对药库所用单机版、网络版微机药库管理软件分别作了介绍及探讨.......

    作者:崔峥;任金香 刊期: 2001- 01

  • 医院药学展望二十一世纪——谨以此文祝《儿科药学杂志》公开出版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新世纪祝贺

    一、二十世纪的简短回顾在1949年前,医院药学工作处在调剂和简单制剂阶段,主要的业务是调配处方,也有一些简单的制剂.从业人员主要是药剂士和练习生.......

    作者:汤光 刊期: 2001- 01

  • 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临床分析

    复方地芬诺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小儿非特异性止泻药,但副作用大,小儿中毒报道较多.本文就国内近5年来报道的中毒病例,对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中毒原因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性评价.......

    作者:刘兰梅 刊期: 2001- 01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机制探讨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membranedisease,HMD)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围产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缺乏而导致新生儿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重者至死亡.PS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储存在板层小体中,再分泌至肺泡发挥作用.......

    作者:伍金林;余加林 刊期: 2001- 01

  • 黄芪抗缺氧缺血性损伤实验药理学研究和儿科临床应用进展

    黄芪味甘、性温,有补气升阳、固表生肌、托毒排脓和利水消肿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化学成分包括甙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近年来对黄芪及其有效成分的实验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对缺氧缺血性损伤有防护作用.本文就黄芪抗缺氧缺血性损伤的实验药理学研究和儿科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萍;陈光辉 刊期: 2001- 01

  • 钙剂合理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介绍了钙代谢平衡的有关理论及关于钙剂的几个基本概念,同时对钙剂应用的原则和方法:怎样补钙、补什么钙、补多少钙,依据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多年研究结果提出了指导意见.......

    作者:马贤才;田执梁;王玮 刊期: 2001- 01

  • 儿科诊疗失误与防范处理

    近年来,我国医疗科学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医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由于某些医务人员存在思维判断能力、业务技术水平、临床经验和道德水准等方面的差异,出现医疗缺陷,失误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儿科特别是新生儿科方面,因其具有较为复杂的生理解剖和病因病理学的特点、差异,临床上更容易误诊误治.......

    作者:张天云;吴云芳 刊期: 2001- 01

  • 酶性核酸:由实验室走向临床的新型分子

    自发现某些内含子具有自我切割及连接的活性以来,具催化作用的核酸片段正引起人们巨大的关注.对此类分子的研究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操纵生物大分子(如DNA,RNA等)水平的非蛋白催化物质.......

    作者:赵晓东;吴季 刊期: 2001- 01

  • 关于召开第八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

    作者: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