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目前国内儿科药学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自1995年创刊,2000年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推动我国儿科药学科发展,提高儿科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系统报道儿科药学的进展与动态、理论联系实际,集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注重实用,兼顾提高。主要内容有儿科药理、临床药学、中西医儿科药物治疗、儿科药物研究开发等,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等十多个栏目,以儿科药学、儿科医学以及各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出版部门: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0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56/R

邮发代号: 78-1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儿科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国际刊号:1672-108X
  • 国内刊号:50-115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儿科药学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疱疹宁乳膏皮肤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疱疹宁乳膏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健康大白鼠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用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疱疹宁乳膏对大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无皮肤急性吸收毒性,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作用.结论:疱疹宁乳膏用于治疗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是较安全的.......

    作者:李晓红;刘萍;刘璐 刊期: 2002- 01

  • 玉屏风液治疗小儿汗证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汗证,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病证.以在安静状态下(静坐、静卧、睡眠等)或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汗出很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1].但如遇天气突热、衣着过厚、饮食热食或奔跑之后汗出者,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本文讨论的范围.本科应用玉屏风液治疗小儿汗证57例,并与虚汗停治疗小儿汗证56例进行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茂;吴小玫 刊期: 2002- 01

  • 五味消毒饮加味方配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

    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方配合干扰素治疗水痘4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作者:冯丽莉 刊期: 2002- 01

  • 穿琥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目的:观察穿琥宁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常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106例给予穿琥宁15~20mg/(kg.d)和复方丹参注射液1ml/(kg.d)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3%,治疗组总有效率94.3%,有显著差异(χ2=5.52,P......

    作者:胡祥英;石霖 刊期: 2002- 01

  • 鱼腥草注射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方法:将鱼腥草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6例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咳喘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t=3.7P......

    作者:宋建平 刊期: 2002- 01

  • 钙剂治疗佝偻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为合理选用钙剂治疗佝偻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国内市场26种钙剂,以婴幼儿轻度活动期佝偻病为例,计算出一个疗程所需每种钙剂总量的费用,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小成本分析.结果:费用小于10元的有2种;10~50元的有11种;50~100元的有2种;大于100元的有11种.结论:首先推荐迪巧维D钙咀嚼片、凯思立D片、钙尔奇D300咀嚼片、钙尔奇D600片、劲得钙咀嚼片;其次推荐不含维生素D的纳诺卡、......

    作者:董志巧;赵国兴;吴艺 刊期: 2002- 01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儿科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自1994年链霉素发现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从它们的来源可分为三类:(1)源于链霉菌属培养液,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2)源于小单包菌属培养液,如庆大霉素、西索霉素、小诺霉素等;(3)人工合成,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等.``......

    作者:赵香兰 刊期: 2002- 01

  • 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科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自1962年合成第一代喹诺酮药物奈啶酸(nalidxicacid)以来,不断开发了新的喹诺酮药物,并受到临床的重视与广泛应用,如第二代吡哌酸(pipemidicacid)及当前应用较广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左氧氟沙星(l......

    作者:徐敢;王增寿 刊期: 2002- 01

  • 医院药学的模式改变与进展

    用可呈明显的协同作用,临床可获良好的疗效.然而其肾毒性及耳毒性对儿科患者尤其婴幼儿的危害性甚大,常可致永久性耳聋终身致残.据国内文献报道在一年门诊330例耳聋患儿中257例均不同程度地用过耳毒性药物,占该年耳聋患儿的77.7%,其中用过氨基糖苷类药物者253例,占药物耳聋的98.4%.因此氨基糖苷类在儿科虽非绝对禁忌,但应严格控制适应症,建议在以下原则使用:``......

    作者:郑企琨 刊期: 2002- 01

  • 解热镇痛药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解热镇痛药是儿科急诊的常用药物.由于小儿生理解剖特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用药不当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性,甚至产生潜在的毒性.因而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结合儿科特点,选用适宜制剂,确定正确剂量,注意配伍,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路静华 刊期: 20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