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目前国内儿科药学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自1995年创刊,2000年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推动我国儿科药学科发展,提高儿科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系统报道儿科药学的进展与动态、理论联系实际,集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注重实用,兼顾提高。主要内容有儿科药理、临床药学、中西医儿科药物治疗、儿科药物研究开发等,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等十多个栏目,以儿科药学、儿科医学以及各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出版部门: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0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56/R

邮发代号: 78-1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儿科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国际刊号:1672-108X
  • 国内刊号:50-115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儿科药学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穿琥宁注射液在输液中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穿琥宁注射液与11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穿琥宁与11种药物在(20±3)℃和(38±1)℃两种温度条件下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数和紫外吸收度.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穿琥宁注射液与维生素B6、盐酸克林霉素、维生素C配伍后外观、性状、紫外吸收度发生变化,与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利巴韦林、甲硝唑、青霉素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配伍后外观、微粒、pH值及紫外吸......

    作者:孟永钦;朱增燕;周沛珮 刊期: 2007- 01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6月我院儿科门诊处方6391张,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占统计处方的69.6%,共使用抗菌药物6类22个品种;头孢菌素类占抗菌药物DDDs高为45.6%,其次是大环内酯类为33.7%,青霉素类为13.5%.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处方11.5%.DDDs前10位的抗菌药物有4种DUI>1.0.结论......

    作者:刘云芳;陈华 刊期: 2007- 01

  • 基层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不合理用药浅析

    目的:保障患儿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5年9~10月儿科门诊输液处方5673张,对联合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比较普遍,占调查处方的66.34%;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51张,占调查处方的2.66%,多为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用法不当、用量不当等.结论:医生与药师应加强协作,互相支持,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陈尔阳;蔡天进;魏昌泵 刊期: 2007- 01

  • 172例门诊留查患儿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门诊留察室上报的172例ADR报告分别从患儿年龄、性别、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联合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172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3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56.98%,抗感染中药占26.74%,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反应多占64.53%.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黄晓英;梁荆芬;刘翠兰 刊期: 2007- 01

  • 核转录因子κB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由兴奋性(氨基酸)中毒、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AP)等多种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1].以往对CIRI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中毒、细胞内钙超载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CIRI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徐静;王兴勇 刊期: 2007- 01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细菌感染更是常见的致命问题,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免疫功能低下越明显,尤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更适合的抗生素[1].头孢地嗪(Cefodizime,CDZ)属于耐β-内酰胺酶的新型第三代头孢菌素,是目前唯一兼具广谱强力抗菌和免疫调节活性双重作用的头孢类抗生素[2],且毒副作用小,符合婴幼儿抗感染的需要.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DZ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临床合......

    作者:徐灵敏;张展;栾斌 刊期: 2007- 01

  • 水杨酸类药物抗炎作用的研究新进展与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在成人及小儿中均较为常见,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病变与炎性转录因子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等紧密相关,故近年来学者们对抗炎药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水杨酸类药物抗炎作用的研究成果.......

    作者:朱华;邹峥;邹大卫 刊期: 2007- 01

  • 正交实验优化牛蒡子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牛蒡子乙醇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醇提工艺条件,用HPLC法测定牛蒡苷的含量.结果:牛蒡子的佳醇提条件为:乙醇浓度70%,加8倍溶剂量,回流3次,回流时间1h.结论:采用本工艺牛蒡子的活性成分牛蒡苷提取率达95.43%,工艺可行.......

    作者:卢来春;张蓉;周世文;蒋学文 刊期: 2007- 01

  • 沙枣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沙枣与思密达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300例急性非重症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150例用沙枣干粉剂,B组150例用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72h,A、B两组大便总次数分别减低64.1%和63.3%;每日平均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u=9.5,P<0.001),A组水样便由治疗前的72.5%减少至27.5%,脱水患者由75.2%减少为24.8%,与B组结果相近(t=0.74,P......

    作者:多里坤·木扎帕尔;吐尔逊娜依·玉山;古丽娜尔·乌拉孜别克 刊期: 2007- 01

  • 烫伤膜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烫伤膜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方法:采用半透膜作为渗透屏障,研究烫伤膜及烫伤油的皮肤渗透作用.结果:烫伤膜可透过半透膜,释药动力学方程:Q=-2.4895t2+89.372t,r=0.9108.烫伤油24h未能测出大黄素含量.结论:烫伤膜中大黄素具有较好的透皮效果.......

    作者:徐康康;李嵘;陈刚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