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目前国内儿科药学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自1995年创刊,2000年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推动我国儿科药学科发展,提高儿科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系统报道儿科药学的进展与动态、理论联系实际,集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注重实用,兼顾提高。主要内容有儿科药理、临床药学、中西医儿科药物治疗、儿科药物研究开发等,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等十多个栏目,以儿科药学、儿科医学以及各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出版部门: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0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56/R

邮发代号: 78-1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儿科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国际刊号:1672-108X
  • 国内刊号:50-115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儿科药学杂志2008年第6期文章
  • 丙戊酸代谢酶中CYP2C9、UGT1A6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目的:研究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钠代谢的影响,并建立分析丙戊酸代谢酶中CYP2C9、UGT1A6的基因多态性的方法.方法:从人全血中抽取gDNA,设计引物扩增CYP2C9及UGT1A6,并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的方法进行CYP2C9*2、CYP2C9*3、CYP2C9*4、CYP2C9*5、UGT1A6*2和UGT1A6*3的分型.结果:成功设计了引物用来扩增包含CYP2C......

    作者:何周康;赵昕;阳利龙;张志华 刊期: 2008- 06

  •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我院出生的胎龄29~32周早产儿44例,随机分为预防组20例,治疗组24例,预防组于生后30min内即从气管插管内分2次滴入Ps120mg,用药后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辅助呼吸;治疗组确诊RDS后应用PS,方法同预防组.同时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并于用药6、24、48、72h做血气分析.结果:预防组鼻塞CPA......

    作者:韩海峰 刊期: 2008- 06

  • 酸枣仁合剂的薄层鉴别及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酸枣仁合剂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和HPLC法.结果:TLC法鉴别酸枣仁合剂中知母、茯苓和川芎等药材;HPLC测定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酸枣仁皂苷A在0.55~1.1mg/mL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5%,RSD为1.30%.结论:鉴别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贺林;刘智军;胡小兵 刊期: 2008- 06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发热120例疗效观察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患儿可出现发热症状.个别患儿可因高热引发惊厥,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儿易发生.布洛芬混悬液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解热镇痛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和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少,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而广泛应用.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1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文;刘淑华;姜长霞;王伟伟 刊期: 2008- 06

  • 1,6-二磷酸果糖佐治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4例

    1,6-二磷酸果糖(简称FDP)是一种新型能量代谢赋活剂,是改善心肌代谢的有效药物.笔者自2004年8月~2006年4月采用FDP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34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勇;谢树红 刊期: 2008- 06

  • 阿奇霉素过敏反应12例报告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等效果满意,目前应用日益广泛.既往多注意其肝功损害及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但近年来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时有发生,为引起重视,现将我科3年来发生的12例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冯益真;李颖;董琰 刊期: 200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