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目前国内儿科药学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自1995年创刊,2000年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推动我国儿科药学科发展,提高儿科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系统报道儿科药学的进展与动态、理论联系实际,集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注重实用,兼顾提高。主要内容有儿科药理、临床药学、中西医儿科药物治疗、儿科药物研究开发等,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等十多个栏目,以儿科药学、儿科医学以及各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出版部门: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0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56/R

邮发代号: 78-1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儿科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国际刊号:1672-108X
  • 国内刊号:50-115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儿科药学杂志2012年第11期文章
  • 108例儿童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对我院诊断为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近年来儿童败血症发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趋势以及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思路.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败血症的1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血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败血症患儿年龄分布以新生儿居多,占52.8%.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

    作者:侯瑶;殷峥 刊期: 2012- 11

  • 氟康唑联用咪达唑仑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相互作用

    目的:建立可同时进行氟康唑和咪达唑仑生物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应用RP-HPLC法分别测定氟康唑、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同时考察氟康唑与咪达唑仑联用对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mL血清样品加入内标后以5mL乙酸乙酯提取,有机相用氮气吹干,以100μL甲醇溶解,分别在不同的色谱条件下以20μL进样测定.结果:氟康唑、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及内标能够在同一条件下被提取.氟康唑在0......

    作者:陆晓彤;刘艳;徐阿晶;舒扬;张春;王芳;林志燕 刊期: 2012- 11

  • 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46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热毒宁注射液引起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至2012年收集的46例热毒宁注射液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热毒宁注射液ADR中,男32例(69.6%),女14例(30.4%);多为一般ADR(91.3%),新的ADR4例(8.7%),无严重ADR.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性皮疹、过敏反应等皮肤及附件表现,及时处......

    作者:徐梦雪;刘彬;王刚 刊期: 2012- 11

  • 国家基本药物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237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对百色市ADR监测中心2011年406例儿童ADR报告中涉及国家基本药物所致的237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报告类型、基本药物类别、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岁以下儿童ADR发生率高,占44.73%;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80.89%;以抗微生物药引发ADR多......

    作者:姜攀 刊期: 2012- 11

  • 人副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人副流感病毒(humanparainfluenzavirus,HPIV)属副粘病毒科,为负性单链RNA病毒,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HPIV原名仙台病毒(SendaiVirus,SeV),是1959年首先从日本仙台市1例死于肺炎的患者肺液中分离获得的,因其诸多特性与流感病毒不同,且又陆续分离得到其他病毒株,故被命名为副流感病毒.......

    作者:雷小英;彭东红 刊期: 2012- 11

  • 可预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脐血标志物

    本综述阐述了在脐血中测得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多种细胞因子在预测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onsetneonatalsepsis,EONS)中的应用.对于各个炎性标志物,我们将描述感染后该标志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点、产生该标志物的细胞、孕龄和脐血中该标志物初始浓度的关系、穿过胎盘的能力以及它们的统计学价值,并评价不同脐血标志物组合的临床价值.......

    作者:范颖 刊期: 2012- 11

  • 端粒-端粒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20世纪30年代,HermannJ.Muller和BarbaraMcClintock就提出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帽状保护性结构.端粒缺失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染色体端端融合甚至细胞死亡.1970年,JamesD.Watson发现DNA复制过程中,DNA依赖的DNA酶不能完全复制线性染色体的5’末端,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而缩短.1978年,ElizabethBlackburn在对四膜虫的研究中......

    作者:王红旭;邹琳 刊期: 2012- 11

  • 益生菌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研究新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时期发生的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新生儿救治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极低体重儿存活率大大增加,但该病的发生率并无降低,严重程度也无减轻.美国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发病率为7%~14%[1],并且在过去的20年里,NEC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变化[2].NEC患儿的病死率高达20%~5......

    作者:武晓圆 刊期: 2012- 11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案例分析

    目前抗菌药物在儿科应用广泛,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现象,因此导致细菌耐药和二重感染日趋严重.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用药合理与否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作为药学发展新时期的临床药师,有责任对临床用药进行监督,合理指导及有效干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周易;张美祥 刊期: 2012- 11

  • 门诊诊室紫外线灼伤1例报道

    1一般资料本例被紫外线灼伤的患者是一位医务工作者,男,67岁,内科教授.2012年2月1日14:00,该医生在门诊第五诊室坐诊,18:00发现诊室内紫外线灯被打开(照射时间未知),当时无任何不适.当晚该医生出现双眼红肿,异物感明显,睁眼困难,流泪,略感眼球疼痛,额、面、颈、上肢暴露部位有明显烧灼感,暴露皮肤略显紫色,继而出现脱皮.患病后先后去眼科、皮肤科就诊.查体:双眼球红肿、流泪,结膜充血,角膜......

    作者:郭剑萍;杨关芬;邱玥 刊期: 201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