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联合主办,目前国内儿科药学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自1995年创刊,2000年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推动我国儿科药学科发展,提高儿科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刊系统报道儿科药学的进展与动态、理论联系实际,集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注重实用,兼顾提高。主要内容有儿科药理、临床药学、中西医儿科药物治疗、儿科药物研究开发等,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等十多个栏目,以儿科药学、儿科医学以及各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出版部门: 《儿科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0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56/R

邮发代号: 78-1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249.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儿科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 国际刊号:1672-108X
  • 国内刊号:50-115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儿科药学杂志2015年第10期文章
  • 278例儿童万古霉素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万古霉素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278例住院患儿使用万古霉素病情记录.结果:278例病例中,微生物送检率为96.4%,按药敏结果选择用药率为43.2%,以抗感染治疗性用药为主,用药方案以二联用药为主.用药合理及基本合理共111例(39.9%).结论:我院在万古霉素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情况,针对临床应用万古霉素存在的问题,应建......

    作者:李媛 刊期: 2015- 10

  • 我院2014年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对乌鲁木齐儿童医院2014年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三方面进行点评与分析,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结果:2014年我院门急诊处方共计31789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24.53%,注射剂使用率49.54%,基本药物使用......

    作者:刘英;马新燕;何新苗 刊期: 2015- 10

  • 布托啡诺、盐酸曲马多及氟哌利多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镇痛泵中酒石酸布托啡诺、盐酸曲马多及氟哌利多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1)℃条件下,考察酒石酸布托啡诺、盐酸曲马多及氟哌利多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72h内不同时间点的外观、pH变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各主药的含量.结果:在72h内配伍液无色澄清,pH值稳定,酒石酸布托啡诺、盐酸曲马多及氟哌利多药物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25......

    作者:方宝霞;陈富超;杨兴明;徐传念;熊德琴;时晓亚 刊期: 2015- 10

  • 423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上报的423例ADR报告,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给药方法、药品分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症状以及新的严重的ADR.结果:423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0.79,抗菌药物引起ADR共计157例,占37.12%,静脉注射引发的ADR占71.63%,ADR累及皮......

    作者:阚瑞雪;赵兴辉 刊期: 2015- 10

  • 新生儿溶血病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HDN)是导致病理性黄疸的重要原因,在重度黄疸病因中占24.7%~52.0%[1-3],其发病率具有地区差异.HDN患儿体内红细胞凝集破坏出现溶血,引起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和生后短时间内出现进行性重度黄疸,甚至死亡或遗留严重并发症[4].近年来,临床观察到HDN可并发严重感染,也是足月新生儿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

    作者:邓文欣 刊期: 2015- 10

  • 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B细胞通过产生特异性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疾病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B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同时具有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作用.B细胞通过产生抗体、诱导T细胞活化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同时B细胞也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B细胞的负向免疫调节作用已经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的小鼠模型中得到证实,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作者:徐莉 刊期: 2015- 10

  • 诺如病毒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与札如病毒(SapporolikeVirus,SLV)一起被称为人类杯状病毒(HumanCaliciviruses,HuCV).196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地区暴发的一起流行性腹泻的患者粪便中NoV首次被发现,并根据当地地名命名为诺瓦克病毒[1].之后,陆续在全世界不同地方发现许多形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略有差异的病毒颗粒,且均以发现地点命名,例如Taunto......

    作者:乔英琴 刊期: 2015- 10

  • 维生素A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作用及方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1967年由Northway等首次报道并命名,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远期预后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肺动脉高压、反复再入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增加儿童早期病死率等[1],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据统计,北美地区每年新增1万以上BPD病例[2];在产重<1000g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中,BPD发病率高达54%......

    作者:曹卢莹 刊期: 2015- 10

  • 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喘息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80例,根据病情分为MPP伴喘息组、MPP不伴喘息组、普通肺炎(非MPP不伴喘息)组各6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患儿血清IL-3和VEGF水平.结果:MPP伴喘息组患儿血清IL-3、VEGF水平分别......

    作者:贺丰;郝一文 刊期: 2015- 10

  • 唑尼沙胺对戊四氮致痫小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唑尼沙胺对致痫小鼠癫痫发作的疗效,通过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探讨唑尼沙胺对脑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利用戊四氮建立发育期小鼠癫痫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唑尼沙胺组,观察小鼠惊厥发作频率和发作程度,测定血清NSE水平及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无惊厥发作,血清NSE水平在正常范围;癫痫模型组惊厥出现时间早,发作程度重,血清......

    作者:王丽辉;陈芳;郑华城;杨花芳;孙素真;杜亚坤 刊期: 2015- 10